0928 通天閣 (89)

五天的大阪京都之旅,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竟不是一心嚮往的京都,而是大阪通天閣和新世界「加嗯加嗯橫丁」,這個大阪定番景點竟能擊中我,實在很不可思議。不過就像跨年的東京行一樣,讓我眼睛睜得最大的也不是增上寺的鐘聲,而是新宿車站旁那一區黑市燒烤橫丁,總覺得這種地方才有人性,畢竟連綿的鳥居山徑、雅靜的哲學之道、楓葉開始紅了的古老禪寺,都被神聖結界守護著,那景色早在心裡看了幾百回合,都快看成心靈的鄉愁了,到訪只是重溫,好像彼岸的提早渡達。但通天閣就不同了,它是真正的鄉愁,甚麼東西都活力四射地擺在那裡「假」給你看,只不過這個「假」和台灣高超的食品騙術不同,它是讓你看見繁華落盡後的雲煙,你知道它不再引領潮流,它的玩意兒都是老梗,但它還是盡情地浮誇,讓你不得不想起它的昭和年代。

0928 通天閣 (74) 

串炸名店八重勝還沒開門已有人排隊等候,附近酒肆內一早就有幾位歐吉桑豪飲Asahi,而且是站著喝,兩旁麻將與將棋間林立,菸賭氣味與通天閣前方的飛天河豚、大螃蟹相互輝映,沿路還有各式咧嘴伸腿叫你摸並快吐出錢來的比利肯大神,按下快門,一位紅衣紅褲提著花袋的老人叼了根菸緩步晃過,腳踩著「簡拖」叩叩而行,猛然以為回到台灣大型夜市七彩霓虹燈的世界,喧鬧著誇張,蒸騰著虛浮,很適合置入幾尊妖怪貝姆或鹹蛋超人,或其實他們一直混在裡面,地景是保護色,所以我們沒認出來,只有在通天閣裡頭看到筋肉人和數不完的固力果先生,真是有趣的街區啊,就像道頓崛觀光船碼頭邊那大得嚇人的「激安」,都很豪邁地以爆破式的SPEC撞擊我的腦門,讓我現在閉上眼睛還能記起那掛在二樓牆面上的大龜與大鶴,彷彿是越南順化古城龍椅旁的那兩隻被放大移駕到大阪,很不吻合自己對於日本美感的定義。

 

一路逛來遊客不算多,不過由於我們有兩歲小娃同行,她在等搭地鐵時就睡著了,錯過了整條街的五花八門,也才讓我們能夠悠閒亂晃、拍照兼等排隊電梯,從2F5F,像經歷了一世紀那麼長,電梯頂部逆時鐘轉的指針和遊樂園口吻的廣播,讓人覺得漫長的等待是一種必要,因為它想讓你回到十九世紀初,明治還在維新,大阪博覽會舉行的年代,那時台灣剛被日本統治,中國留學生參觀展覽時發現福建被列在台灣館中,引發中國留學生的抗議,認為有辱國權,威脅要打破玻璃取出展品,最後日方同意將福建陳列品從台灣館撤出。這段從維基百科查到的小插曲,怎麼覺得似曾相識呢?只不過現在角色變了,真希望這種偷偷摸摸把別人劃進自己領土的事情可以不再發生。

 

 

 

0928 通天閣 (66)

0928 通天閣 (18)

0928 通天閣 (113)

 

通天閣的歷史要上溯到1912年,設樂貞雄仿巴黎鐵塔而建,請示孤狗大神之後覺得一代目果然總是最氣派的,而且好面熟,那塔前的世界不就是我們圓山的兒童樂園嗎?怪不得一出地鐵站我就自動轉換成「憶舊」模式,原來是跑回了兒時,但是,回不去了,開園八十年的兒童育樂中心即將熄燈,原始版通天閣澤則早在1943年被火燒毀,新興地標被拆解成爭戰兵器,歡笑成為哭聲,樂園當然晦暗了,直到戰後終於醞釀出餘力,才又啟動重建計畫。

 第一代通天閣第一代通天閣

第二代通天閣(1956)的建造者是内藤多仲,據稱是日本的耐震構造之父,有「塔博士」的美譽,同時也是東京昔日地標東京鐵塔(1958)的設計者,他的其他塔作還包括名古屋電視塔(1954)、別府塔(1956)、札幌電視塔(1957)和博多港塔(1963),聽說這叫做「高塔六兄弟」,那是1950~60年代,昭和三十年,日本戰後正試圖從凋敝衰敗中重建的階段,大概就是阿信五十多歲經營起田倉家商店;黑澤明與小津安二郎電影熱映的年代,黑白電視機剛被發明,和洗衣機、冰箱被稱為「三神器」,人類對3C產品迷戀競逐的開始,號稱文明的地方少有人族能抵擋它的誘惑,電視塔的建立自然代表了無限光明的放送希望,曾是那麼豪情萬千地聳立在城市的新世界旁,閃爍,氣派,好像是繁華的引航者,在世界還沒那麼亮的時候,先頂一下,一旦萬家燈火璀璨,更高的樓被築起,就只能化身廣告看板,日立塔固力果,喔,還能預告天氣,仍算繼續掌握通天之能。對了,今年四月日本最新第一高樓阿倍野HARUKAS落成之後,相距不遠的通天閣自然成為一個很適合仰視第一的位置,我突然想起新光摩天樓,因台北101的豎立,它失去了瞭望的能力。

我們,到底還想爬得多高呢?爬得那麼高,不怕摔下來嗎?

 

 

0928 通天閣 (58)

下次有機會想去這個澡堂看看,感覺是會遇到古羅馬人路西斯的地方。

 

0928 通天閣 (12)  

大阪代表:固力果先生

 

 

0928 通天閣 (45) 

日本新第一高樓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cebergfish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