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2.11.7

 

熟悉的地名是我童年的回憶,卻沒有鄉愁。

印象中的尖山是斑駁的老房子、簡陋的菜市場以及逐漸凋零的老人,還有許多關於家族的歷史,有點像是傳說的記憶。

不知道為什麼,聽到這個地名心就一陣緊,曾經消磨了九個年頭的地方,竟給我巨大的荒涼與孤寂。或許,它將成為苗栗縣政府振興觀光產業的一個點──米粉街,但對我而言,那是歡樂與苦澀交織的童年、單純與複雜並存的年代,我曾經在這個所謂的故鄉思念另一個故鄉,曾經匆匆逃離而未曾回顧,曾經只把那一間矮舊的老屋視為落寞的象徵,等同隨時光老去的奶奶,至今,亦無勇氣去追溯、去關心那個小鎮,甚或它曾經擁有而我不曾參與的風光。

 很諷刺,我一直在探訪別人的歷史、追尋這塊土地的集體記憶,卻不想去面對那一段我眼中的荒涼,我小時步行上學的路段,沿路有鮮黃的花朵,採來塗指甲﹔我與同學相邀在照相館前的站牌搭苗栗客運,常因等不到車而大發牢騷﹔小學一年級到四年級每週兩天的學琴日,我穿過家前的馬路趕到老師家,學得不是一手的琴藝,而是看完鄭豐喜的故事(琴忘光了,那故事依然清晰,這是否注定我就是得以「文」維生)﹔我與鄰居在街上演戲,我與弟弟在家門前假擺地攤,我與大小孩子縱橫田野,挖土、撿柴、烤蕃薯,「尖山」該是歡樂童年的追尋地,卻為何總是牽扯一大家子的愛恨情仇。

 所以我躲。

 廿年前,大人們談論的話題至今依然熱絡,我卻早已從當年的氣憤、好奇、偶然參與退居為漠然的同情,如果一個家族,幾十年來都為類似的問題爭吵,那麼這一家人或許根本不該成為一家人,鑄成了解不開的糾葛、化不開的難題,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故事啊!

 似曾允諾為家族撰寫個家族史,然而這筆不能下,故事不能啟,我幼小的心靈曾經因此而膽戰心驚,我年輕的生命經不起太多老淚縱橫,尤其是奶奶的眼淚,凝結出太多孤單的控訴,我不忍追溯那棟老屋的荒涼與感概。

 

重新整理了電腦裡的檔案匣 發現原來自己寫了不少東西

感謝easygoing小姐  我又找回了它們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cebergfish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