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豆島,瀨戶內海藝術季其中一個小島。
因為新一檔的藝術季即將在2016春季開催,目前算是前一季的收尾,精采展品所留不多,
此行只有安排探訪一件作品,藝術家柳生忠平規劃的「迷路的町」。
柳生先生是一位搞鬼專家,擅長畫鬼造妖,這姓氏還真是貼切,據說日本的鬼都棲居於柳樹上,怪不得腦袋裡都是怪談和百鬼。
他的自我介紹正是「妖怪製造装置の技師、もしくは絵描鬼」。
也就是專門繁殖妖怪的人,我這是誤打誤撞遇上的,大概因為腦袋裡也有妖氣的關係吧。
造訪小豆島之前瀏覽了許多的旅遊網站、部落格,重心都放在天使的散步道、千枚田、醬油工場啦,還不忘複習幾個日劇景點,如《為了N》的碼頭、《第八日的蟬》的神社和梯田,所以從高松搭高速船駛往小豆島的海上,心裡想的都是永作博美和井上真央,罪過與責罰同在此處,僻靜的小島是救贖也是逃避的耽溺,但海面真的很平靜呢,如果每天都望著這海,心應該也可以學會安靜吧,可惜遇上陰天,沒有閃爍的亮光,別下雨就好,我只好這麼祈禱著。
一上岸便發現自己有點錯估形勢,小豆島雖不大,但也沒有真的很小,如果沒有搭到公車,景點與景點之間的距離很難步行抵達,不過公車班次很少,某些路線甚至兩個鐘頭才來一班,錯過了就得呼叫小黃。
第一站「迷路的町」,google評估約10分鐘可走到,我們花了整整40分鐘。
原本以為參觀一件作品嘛,大概三十分鐘就可以,沒想到它是一個街道闖關猜謎遊戲,集完四個點,我們用了一小時半,當然,包括迷路的時間。同時R同學非常慎重地宣告:「天啊,你不會看地圖。」看來我無法擔任導遊或領隊,左右永遠猜錯,方向全憑直覺──也許以後專長可以加上「迷路」這一項,不過迷路也沒什麼不好,不迷路還碰不到妖怪呢。
不會看地圖的人正好適合來這裡,迷路的町不就是用來迷路的嗎?
在街上走過來又走過去,隨意亂竄之後,終於找到甚為低調的招牌了。
第一站是MeiPAM美術館,卻也是最後一個展示空間,我們在此購買通行券,之後得依著地圖指示,拿著門票和感應卡去找另外三個展場,每個點都設有一道謎語,必須依序參訪,並破解謎題之後,才能回到這裡,若能說出正確謎底,展場人員就會給你一把鑰匙,帶你進入最後一關。
第一道謎題
不過考量我們是外國人,猜謎實在不容易,最後我們是直接問展場人員,哪一把鑰匙最酷。
──但,其實......我猜對了前兩道呢,最後一關是因為沒找到謎題才空白的,稍稍感慰這幾年日文沒白念
......研習日劇的時間,難以計數。
門票
第二站 宮脇慎太郎寫真展
不是妖怪嗎?首先參觀的卻是攝影展,前身為醬油倉庫的再利用空間,這個倉庫據說在戰時曾做為特攻隊訓練所的兵舍使用,因此2010年還這裡發現了一批戰時日本海軍的「赤飯罐頭」(紅豆飯罐頭),不知是誰留下的,木箱裡17罐紅豆飯保存良好(加水煮熱後還能飄散香氣),但上戰場的人,見了地獄之後,恐怕不成鬼也作妖了。
素樸近乎裸牆與裸地的展場,中央垂掛多面巨幅人像寫真,都是長者,而且多是長居於小豆島、豐島的耆老,可能是路上與你擦肩而過的老先生,或是經營商店的老婦,他們都經歷過大正、昭和、平成三個時代,因此也都見證過戰爭,入口處螢幕反覆播放的,他們記憶裡最深的印象,仍留在戰場上。
這世界不管哪個地方,一旦開戰,所有後來活下來的人,都只能是倖存者吧。
即使經過七十年,銘刻(或塵封了)在這些長者大腦額葉深處的,最無法遺忘的,其實是殘酷的餘生。
這個展的英文名稱是Guardians,守護者。
語り継ぐ島物語
第三關,柳生忠平的「島の妖怪—忠平さん腦內工廠」
意思就是柳生さん把他的腦門打開,邀你走進來。
這一落大概都是付喪神吧。舊油紙傘、藤籃、桌椅,以及各種廢棄不用的工具,有靈存焉。
然後下面這隻嚇到R同學了。
不停地遇到京極夏彥。
柳生說,最可怕的妖怪在這裡喔,推開拉門就看到了。
接著前往「妖怪造型大賞 作品展」,雖然沿途一直有地藏小僧指路,還是錯過再錯過。
意外發現一棟廢棄的大宅院,比起整理過的潔淨的展場,魑魅魍魎應該更愛這裡。
根本是宮部美幸的怪談場景,《附身》書裡的〈阿文的影子〉,我想像的破敗的庭院就是長這樣啊。
即將滿月的夜裡,老人望著玩踩影子遊戲的孩童們,
赫然發現不管怎麼算,都多出一道人影……
整理照片就會發現,明明還停下來拍照,卻沒發現這裡就是第四站。
它同時也是懷舊商店和妖怪冰淇淋賣場,一二樓的超大空間,一共棲居了三、四百隻妖怪。
最嚇人的忘了拍,躲在樓梯入口處的轆轤首.......晚上當我們睡在溫泉宿舍的和式房間時,一直很擔心會真的看到她。
(夜半,R同學的床被,不知怎麼地,越睡越靠近。)
No2、3、4都闖完了,回到一開始的美術館,領了鑰匙,開鎖囉。
終於進入大鐵筒參觀了。
至於裡面是什麼,還是別破梗了。
有機會自己去闖闖看吧。